可持续发展总裁致辞
大赛璐始创于一百多年前,当时还没有SDGs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但是从创业伊始就带着这样的意识一路走来。作为使用木材资源的生物质能化学先驱者,与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一起,为构建循环型社会做贡献。
基础已夯实,开始大变革
2021年度作为中期战略“Accelerate 2025”的第一年,是着手开展大变革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向客户导向型组织转变、退出亏损事业、搬迁与整合生产据点,集团上下齐心协力开展变革,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2020年度成为本集团全资子公司的宝理塑料株式会社(下称“宝理塑料”)创下了有史以来销售额和利润的最高纪录。通过现有事业的降低成本和扩大销售等措施,2021年度的业绩相比上一年实现了收入利润双增。虽然从数据来看又回到了新冠疫情之前,但是从内容来看,在经营指标的改善等方面取得了坚实的进步。
2021年度的成果之一就是由年轻员工策划实施的“DAICON”(大赛璐集团业务大赛)。要将新技术与产品转化为事业,必须依靠“新业务模式的创造力”。为此,我们举行了DAICON,以此作为员工向经营层直言进谏,培养从无到有并磨炼创造力的平台。首届的主题是基于“以CAPD的思想(而非PDCA)找出课题”这一本公司的文化,挖掘公司内部的课题。虽然在此之前经营层中有人担心“员工会不会在经营者面前指出公司的负面问题?”,但是我觉得即使失败也没关系,只要改变思路从头来过就行。最后有51个小组参加,我们听到了基层员工们真实的想法和声音,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刺耳的谏言,外部董事也一起参与了讨论。除此之外,年轻员工还自发举行了学习会,并向我直言会上的提案等等,通过这些员工意识和行动的变化,我感受到了改革的成果。
新冠疫情、乌克兰局势等前景难料,我想正因为如此,如何不让思想和判断变得迟钝,如何在承担适当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成长才越发重要。我将与在全球各国工作的约11,000名集团员工一起,继续向自我变革发起挑战。
创业以来不变的大赛璐精神
本公司在2019年度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经营方针。本公司要通过产品为社会做贡献,就不仅要做好的东西,而且制造过程也必须要有可持续性。从业人员充满干劲做出来的产品,应当造福于社会和人民,而且应当以对地球和人类友好的方法来实现。这样既能给从业人员带来自豪感与自信,还能创造更大的价值。通过实现产品(Product)、制造过程(Process)、从业人员(People)这三项的可持续发展,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实现本集团的成长。为此在第4次长期愿景和中期战略中,提出的目标是从以往的过度消费社会转为构建循环型社会,做出大赛璐应有的贡献。
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着想,这是大赛璐自1919年创立伊始一直坚持的精神。当时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别需求,赛璐珞厂家蜂拥而起,导致行业竞争过度和赛璐珞原料樟树的滥伐。出于这种忧虑,日本国内的八家主要赛璐珞厂家合并重组,本公司由此诞生。从创业期起就尽力妥善管理原料资源,同时为了向社会推广新材料而为加工商提供支持,致力共同开拓市场。不能只顾自家公司赚钱,而是要通过Monozukuri,与包括自然环境在内的全体利益相关方建立共赢关系,共存共荣。虽然当时还没有SDGs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但是这种精神在大赛璐一直代代相传。

为构建大赛璐独有的循环型社会做贡献
大赛璐自创业以来,一直是使用木材资源的植物源性化学产品的先锋,还在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时承接了以脱石油为目标的C1化学国家计划,为尽快摆脱石油依赖而着手开展通过一氧化碳,甲醇等一碳化合物合成有机化合物。目前,以甲醇作为起始物料的产品占到了本公司化学品销售额的五成,作为一家通过生物甲醇化可将原料转换成为各种生物质能产品的化学企业,我们满怀自豪。
在中期战略中提出了“实现新生物质能产品树”,为构建大赛璐独有的循环型社会做贡献。

变革的关键是木材的“溶解技术”
纤维素是本公司的强项,它虽然是来源于自然的生物质能材料,但是制造过程中从木材分离纤维素时,存在大量消耗能源的课题。要通过创造划时代的工艺来解决课题,这是本公司的使命所在。
实现新生物质能产品树的关键是“溶解技术”。选择石油树脂来代替以木材为原料的赛璐珞,其原因是液体石油比固体木材易溶,更容易得到各种各样的反应物。而且以难溶木材为原料的制造过程需要大量消耗能源。为了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实现循环型社会,就必须要降低能源负荷与成本,同时还要掌握木材的“溶解技术”。本公司正在与金泽大学和京都大学开展合作研究,开发能源消耗更低的木材溶解技术,如果这一技术确立,将在广泛的领域创造出各种新的生物质能产品群,将有望使用生物质能产品替代和弥补石化产品。
此前本公司倡导“生物质能价值链”,目的是运用木材溶解技术推进木材的有效利用,重振林业,让采伐迹地原本自然生长的落叶阔叶林获得再生,通过森林的保水力来抑制泥石流灾害,同时腐叶土将养分循环至河流流域和海洋。在这片森林面积约占国土70%的土地上,实现日本特有的,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与社会。
进而,通过对农业和水产业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溶解和再生利用,可构建一次产业与二次产业相关联的新型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圈。如果各种生物质能原料都能溶解的话,我们还希望编制并公开溶剂配方与溶解度的完整数据,构建新的环境业务模式。希望能够助力多样化生物质能产品的问世,推进全社会摆脱石油的进程。
为了加强产学官合作以实现这一目标,2022年4月新设了有关本构想的执行组织。已于今年秋季在金泽大学开设由本公司出资的新研究所。期望借助国立大学这一公共平台,成为与各类企业及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的据点。
应用“溶解技术”,向技术革新发起挑战
“微流控装置工厂”将这种溶解技术应用于化工厂,是彻底颠覆化工产业重厚长大,能耗高这些传统概念的制造工艺。为了付诸实现,我们与东京大学及台湾的国立清华大学开展合作研究并完成了试点版本。通过溶解技术与大赛璐式生产革新中培育的化工厂单元操作的结合,可在名片大小的玻璃基板上划出的超细流道内进行精密混合、反应、精制。通过增加玻璃基板的数量,可建成年产能几十吨以上、极其紧凑、无浪费且环保的创新型化工厂。最终将在客户工厂内实现只在必要时生产必要数量的可持续Monozukuri。计划2024年度引进至日本国内工厂。
另外,为了实现碳中和,需要通过CO2还原反应来转化为化学原料和实现负碳排放。本公司与金泽大学正在开展合作研究,探讨通过金刚石合成技术与电化学技术的融合来提高实效的可能性。经济与环保必定能够兼顾,否则将无法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创新是本公司的优势所在,凭着这份自信与自豪,要充分发挥作为化学企业的存在意义。

通过价值链共创快速成长
我在30岁出头的时候曾在大竹工厂从事有机合成品的生产工作。该公司是一家BtoB的中间材料厂家,必须经过相当长的供应链才能成为最终产品。对客户来说难以切身感受到Monozukuri的价值,因此在当时客户向我展示最终产品成果的时候令我万分欣喜。此后不仅是开发人员,制造工程师和工厂操作人员都会去走访客户,让我们对Monozukuri有了切身感受,也体会到了工作的价值。
从那以后,我就有了不能只顾自家公司,还要与前后工序一起,将Monozukuri供应链的关系升华为共赢的念头。创造大赛璐式生产革新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将当时大赛璐残留的部门间和工厂间的壁垒破除,为了能形成合力而进行信息共享。公司内部接下来要与前后工序的交易方和客户协作并进一步形成连锁关系,这样才能从最上游到终端客户作为价值链形成产出附加值的联系。
大赛璐从规模来看是一家中坚化学企业,却拥有独特的技术和独特的人才。要发挥这些优势为社会做更大贡献并展示出企业的存在价值,就必须要积极披露信息,在包含客户在内的整个供应链提升附加值。
本公司为构建循环型社会做贡献的各项措施规模庞大,只靠我们一家无法实现。必须与客户以及供应链、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同行企业等各界共创。在长期愿景中,我们希望打破传统公司的概念,与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一起,通过结成价值共创体来创造更大价值,目前正在为确立与合作伙伴的共创框架开展自我变革。

旨在创造“美好可期未来”的当前举措
在中期战略中,将2025年度的销售额目标定为5,000亿日元,目前已有望达成,所以正在考虑上调目标。因为存在外在因素,中期战略期间有许多投资项目在暂缓处理中,要避免对投资时机出现误判。
2022年度将继续找准适当的库存和投资额,继续贯彻资产轻量化,同时将化学品需求坚挺的材料事业作为基础事业,彻底降低成本。在安全事业领域,正在推进生产地整合、品种整合等结构改革,在成长市场印度推进新据点建设。在智能事业领域,正在培育采用新获得的涂层技术的功能薄膜,及有望实现快速增长的感应用光学透镜,投资增产用于电子材料的溶剂和光刻胶材料以应对旺盛的需求。在医疗保健事业领域,主力产品的新工厂将投入运营,同时为实现生命科学领域的SBU化正在强化全球开发营销力。另外在持续满负荷生产的工程塑料事业领域,正在相继开展投资增产,最大限度地发挥2020年度宝理塑料成为完全子公司的优势,提高收益力。
以人为本的经营
我们认为,企业的存在价值在于为产品、制造过程、从业人员所有领域中的人们造福,可持续发展经营方针的根基也是“以人为本的经营”。实现长期愿景和中期战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的是人(员工),本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多样化选择中的独立专业团队。2021年度,本公司对人事制度进行了调整,改为多轨型人事制度。此前的单轨型等级制度表面平等,但实际因为所处职位的不用,在筛选时存在差异,不能说是以人为重。公司必须让员工主动思考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并付诸行动,鼓足工作干劲。我们要在尊重个体自由的同时,通过授权来打造独立自主的组织,成为能快速灵活应对市场与客户的公司。为此尽可能设计了多轨型人事制度以及副业制度、公司内部公开招聘制度等可供员工发挥自身优势的选项。我认为专业人士就是自己做出选择并担负相应责任的人。如果组织里有这样的人聚在一起,那么自己也会变得有趣,公司也会变强。尊重多样性,每个人都勇于挑战,这样的工作方式将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董事长兼总经理
小河 义美